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(粤港澳大湾区)广州南沙发布白皮书 呈现《南沙方案》三周年成果
时间:2025-08-05 08:42:24来源: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:施少伦

《选美小姐》

  中新社广州8月4日电 (记者 王坚)由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制的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(2022.06-2025.06)》(简称《白皮书》)4日正式对外发布。

  2022年6月,国务院印发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》(下称《南沙方案》),要求南沙加快打造成为立足湾区、协同港澳、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,以及香港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。

  《白皮书》指出,围绕《南沙方案》,三年来,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南沙落地,南沙开发开放呈现良好态势,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作用更加突显。

  其中,南沙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取得新成果。科创方面,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;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扎根南沙,环港科大(广州)创新区加快建设。产业方面,南沙在全国率先面向自动驾驶出行提供全域开放“试验场”;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;集聚超过400家生物医药企业,形成覆盖细胞与基因治疗、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产业集群。

  同时,南沙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取得进展,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集群,建成粤港澳(国际)青年创新工场等15个青创基地,累计孵化企业(项目)2336个,其中港澳青创团队1178个,项目年产值30亿元,带动就业7115人。

  此外,南沙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取得新成效。南沙加快建设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综合服务基地(简称“基地”)。目前该基地已设立境外投资“南沙快线”,形成10大类、104项境外投资服务清单,为600多家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超3000次,协助211家企业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。(完)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图片

  这支乐器只有筷子长短,由大鹰的尺骨制成,温润淡黄。他称之为骨龠(音同“悦”),更多的人称其为骨笛,源自河南舞阳贾湖。八九千年前,贾湖先民发明了这种乐器。《选美小姐》  在世界范围内,多个大洲的远古先民各自都发明了骨笛。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骨笛,可以追溯至近4万年前。2008年,德国蒂宾根大学考古团队在德国西南部Hohlefels遗址的岩洞中发现了一根约3.5万年前的骨笛,原材料为秃鹫翅骨,长约22厘米,有5个按孔。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出土过22根距今约3万年前的鹿骨骨笛,奥地利也发现了1.9万年前驯鹿胫骨制成的骨笛。一些考古学者认为,骨笛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23版权所有